2021-11-19 14:37:56 33548
從2020年4月生開始,日本入管局已經極大簡化了中國留學生的申請資料,正常畢業5年以內的學生,只要是向優良校遞交申請,極少見過拒簽的案例。
個別出現拒簽的案例,基本都是隱瞞了申請歷。比如學生在自己很小的時候,曾經在日本生活過的父母給學生辦過家族滯在或定住者等長期簽證被拒簽,過了許久之后學生自己申請留學簽證時,自己不知道有申請歷或者以為是第一次申請留學簽證不需要告知以前的拒簽歷,像這種情況下申請留學簽證而沒有進行申告,都是100%會被入管局拒簽。
其他個別拒簽的案例,一般都是出現在向新規校遞交簽證或者是畢業超過5年或年齡超過30歲的群體當中。新規校申請留學簽證時需要將全部資料提交到入管局,畢業超過5年或者年齡超過30歲的情況,入管局后期也很大可能會追加擔保人的資料。越多資料提交到入管局,被入管局找出錯誤從而拒簽的機率也就越大。常見的拒簽理由像是擔保人經濟能力不足、懷疑存款證明真偽等。
申請留學簽證被拒簽后,如果想再次申請留學簽證,可以參考如下建議:
1、確認自己的拒簽理由
正常入管局都會給出書面的拒簽理由(拒簽的書面文件當中,有蓋章的第1頁只會記錄第一個拒簽者的姓名拼音加上拒簽者人數,第2頁以后沒有入管局蓋章但會記錄所有拒簽者信息),包括申請者的申請號碼、姓名拼音和拒簽代碼,通過對照拒簽代碼就可以大概了解到自己的拒簽理由。同時只要學校申請到入管局聽取詳細的拒簽理由,入管局也會告知拒簽的詳細理由。不過偶爾也會出現烏龍或者入管局說不清楚拒簽理由的時候,就算學校老師再怎么“逼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
建議被拒簽的學生務必請學校出具書面拒簽理由。
同時參考以下拒簽代碼的說明書(東京都)。
2、確認自己提交入管局的相關資料
原本在提交入管局前,學生就應該將自己提交的相關資料復印留底保管。如果沒有復印留底的話,務必拿到自己全部提交入管局的資料,對再申請會有幫助。
3、分析拒簽理由并對癥下藥進行再申請的理由說明
根據拒簽理由,分析自己再申請的成功機率并決定是否再申請。像是自己不知道申請過家族滯在簽證而被以隱瞞申請歷被拒簽的學生,只要如實說明并且保證申請資料與以前一致沒有矛盾,一般再申請都會成功。反之,個別像是資料造假(比如畢業證造假)的情況,再申請留學簽證很少能夠簽出來。除非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自己不知情也是受害者,才有些許簽出的機會。(當然也不排除換一個入管局申請,比如原先是申請東京入管局,之后換到偏遠地區入管局有簽出的可能性。)
4、提升日語能力水平
再申請時,本身就是要將全部資料提交到入管局進行審核,同時入管局審核官也會著重審核再申請者的資料。除了提交詳細的再申請理由、相關輔助證明資料并保證所有資料不能與之前申請的有沖突外,本身申請者的日語能力有提高的話,會有一些加分作用。比如第一次申請沒有日語合格證書,第二次申請時有合格證書;或者第一次申請時是N5證書,第二次申請時是N3證書。只要再申請理由合情合理,那么提升日語水平對簽證交付絕對會起到加分作用。
申請赴日留學,如果被拒簽后再次申請,會變得十分復雜和繁瑣,所以在第一次申請時務必要確認清楚全部事項。希望由我們追創留學整理出來的內容,能夠對你有幫助。